黃帥,男,16歲,不愿出門,也不愿意和別人相處,父母為了緩解、克服他這方面的問題,帶著他到國內、國外旅游,在去泰國旅游的時候,在爸爸頭上“看到”一個黑乎乎的東西,就去摸,因為害怕,跳下車就砸爸爸的車,到的時候,住在酒店就不敢出門,要求一個人住一間,經常把門反鎖了,一個人在房間里玩平板電腦,吃飯時候,把飯菜弄的到處都是,不讓父母進去,也不愿出門,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危險,呆在酒店比較安全,會經常性蹲下去摸底,走路轉圈、走折線。
來校時的狀態(tài):
黃帥同學于2017年02月05 日由我校3名教官到昆明某酒店接回來,身體虛胖,80多公斤,臉色比較蒼白,整體看上去很憔悴,眼睛無神充滿了恐懼感,生活自理能力很差,不會洗衣服,自己的東西不會收、亂放,經常性找不到吃飯的碗筷、衣服、褲子、襪子、皮帶等等,思維固執(zhí)、偏執(zhí),認為父母不要、不管他了,認為是父母花了幾萬塊錢把他丟在學校。
培訓轉變——心理輔導
每個叛逆,或者在哪方面出現了問題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段故事,通過心理引導,找到引起孩子發(fā)生改變的“導火線”,通過對王同學一星期一次的心理輔導,發(fā)現了他背后的那個被選擇性遺忘的故事:
1、家里親人去世,因為從來沒有經歷過親人死亡的事件,感覺到生命的脆弱,進而對現實充滿了恐懼感,不敢出門。
2、晚上經常做噩夢,夢見死去的親人來“抓他”。逝世前曾拉著王的手說“我不在了,你要來送我”,由于對死亡的恐懼,沒有參加逝世親人的葬禮,沒有對一個人的永遠離開作了結,心里面留下一個愧疚的陰影。
3、轉圈、摸地行為:出于經常做噩夢,對死亡的恐懼,黃帥選擇了這一行為來作為發(fā)泄,認為摸底、轉圈是在禱告,上帝會保佑他,但是越是這些行為,就更加強化了他對死亡的恐懼。
診斷:
在對學員的癥狀、反應、表現綜合,診斷為PTSD(創(chuàng)傷后應激障礙)后行為方面的退行性變化。
心理干預
在了解了學員的情況后,對黃帥同學所做的夢進行心理分析,在一次心理輔導中,讓學員給逝世的親人寫了一封信對逝世親人作緬懷,并大聲的讀出來,把壓抑到潛意識對死亡的恐懼重新提到意識層面,加上心理宣泄,從這次輔導后,學員很少基本沒做噩夢了,偶爾做關于逝世親人的夢,感覺也比較淡了,夢里面沒有出現逝世親人死去時恐怖的樣子,而只是遠遠的看見逝世親人曾經所住過的房子。
行為方面通過陽性強化和負性強化對摸底轉圈行為進行矯正。配合軍事訓練,協助學員養(yǎng)成新行為習慣。
轉變
經過10個月培訓,該學員在思想和行為方面有了非常大的進步,基本上消除了對死亡的恐懼,心理壓抑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處理,心理沒結了,行為方面的隨之進步很快,另比較重要的是人際交往、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進步,從來的時候從不會和別人說話,到和其他學員開心的說笑,從不會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到后來變成了一個干凈、陽光、帥氣的大男孩。家長十分滿意,老師、教官感到非常欣慰,也希望他離開學校以后,繼續(xù)保持在學校里面學會的東西,加油!